【簡介:】一、制定應急預案還是制訂應急預案?一、是制定應急預案。二、制定應急預案與制訂應急預案的區(qū)別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點:1、含義不同。制訂即擬訂,意思是應急預案起草、設計,強調
一、制定應急預案還是制訂應急預案?
一、是制定應急預案。
二、制定應急預案與制訂應急預案的區(qū)別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1、含義不同。
制訂即擬訂,意思是應急預案起草、設計,強調的重點是行為過程,從無到有的創(chuàng)制過程,未必是最終結果。
制定即擬定,意思是把起草、設計的應急預案確定下來,即預案已經成為規(guī)定,輕易不可改變。
2、用法不同。
制訂應急預案,一般是初創(chuàng)的,所以常常是臨時的、易變的,約束與適用的范圍比較小。
制定應急預案,一般是確定不變的,所以常常是長期的、穩(wěn)固的,約束與適用的范圍比較大。
3、對象狀態(tài)不同。
制訂應急預案偏重于從無到有的創(chuàng)制,草擬而后的訂立,一般不需要走組織決策程序,表述的是“進行時”或“將來時”。
制定應急預案則偏重于做出最后決定使之完全確定下來,一般需要通過相應的組織決策程序后發(fā)布,表述的是“完成時”。
二、綜合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區(qū)別?
綜合應急預案與專項應急預案的區(qū)別如下:
1、兩者針對的重點不同。綜合應急預案從總體上,闡述事故的應急方針、政策,應急組織結構及相關應急職責,應急行動、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應對各類事故的綜合性文件;
專項應急預案是針對具體的事故類別,危險源和應急保障而制定的計劃或方案,是綜合應急預案的組成部分,應按照應急預案的程序和要求組織制定,并作為綜合應急預案的附件。
專項應急預案應制定明確的救援程序和具體的應急救援措施;
2、綜合應急預案是一個整體,專項應急預案是針對部分而形成的一個方案。
三、應急預案和應急預案體系的區(qū)別?
應急預案是發(fā)生緊急情況的準備措施,應急預案體系,是應急預案的一整套方式方法,
四、安全應急預案和環(huán)境應急預案區(qū)別?
安全應急預案包括綜合預案、專項預案,環(huán)境應免預案一般是專項預案。
五、企業(yè)火災應急預案是什么應急預案?
企業(yè)火災應急預案指的是火災在企業(yè)發(fā)生時,企業(yè)和員工所應對的應急預案
六、應急預案包括?
答:一、應急預案包括:
1、應急預案指面對突發(fā)事件如自然災害、重特大事故、環(huán)境公害及人為破壞的應急管理、指揮、救援計劃等。它一般應建立在綜合防災規(guī)劃上。
2、應急預案幾大重要子系統(tǒng)為:完善的應急組織管理指揮系統(tǒng);強有力的應急工程救援保障體系;綜合協(xié)調、應對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統(tǒng);充分備災的保障供應體系;體現(xiàn)綜合救援的應急隊伍等。從文體角度看,應急預案是應用寫作學科研究的重要文體之一。
二、體系構成
應急預案應形成體系,針對各級各類可能發(fā)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險源制定專項應急預案和現(xiàn)場處置方案,并明確事前、事發(fā)、事中、事后的各個過程中相關部門和有關人員的職責。生產規(guī)模小、危險因素少的生產經營單位,綜合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可以合并編寫。
三、綜合應急預案
1、應急預案
綜合應急預案是從總體上闡述事故的應急方針、政策,應急組織結構及相關應急職責,應急行動、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應對各類事故的綜合性文件。
2、專項應急預案
專項應急預案是針對具體的事故類別(如煤礦瓦斯爆炸、危險化學品泄漏等事故)、危險源和應急保障而制定的計劃或方案,是綜合應急預案的組成部分,應按照應急預案的程序和要求組織制定,并作為綜合應急預案的附件。專項應急預案應制定明確的救援程序和具體的應急救援措施。
3、現(xiàn)場處置方案
現(xiàn)場處置方案是針對具體的裝置、場所或設施、崗位所制定的應急處置措施。現(xiàn)場處置方案應具體、簡單、針對性強?,F(xiàn)場處置方案應根據(jù)風險評估及危險性控制措施逐一編制,做到事故相關人員應知應會,熟練掌握,并通過應急演練,做到迅速反應、正確處置。
四、應急預案的類型有以下四類:
應急行動指南或檢查表
針對已辨識的危險制定應采取的特定的應急行動。指南簡要描述應急行動必須遵從的基本程序,如發(fā)生情況向誰報告,報告什么信息,采取哪些應急措施。這種應急預案主要起提示作用,對相關人員要進行培訓,有時將這種預案作為其他類型應急預案的補充。
1、應急響應預案
針對現(xiàn)場每項設施和場所可能發(fā)生的事故情況,編制的應急響應預案。應急響應預案要包括所有可能的危險狀況,明確有關人員在緊急狀況下的職責。這類預案僅說明處理緊急事務的必需的行動,不包括事前要求(如培訓、演練等)和事后措施。
2、互助應急預案
相鄰企業(yè)為在事故應急處理中共享資源,相互幫助制定的應急預案。這類預案適合于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yè)以及高風險的大企業(yè),需要高效的協(xié)調管理。
3、應急管理預案
應急管理預案是綜合性的事故應急預案,這類預案詳細描述事故前、事故過程中和事故后何人做何事、什么時候做,如何做。這類預案要明確制定每一項職責的具體實施程序。應急管理預案包括事故應急的4個邏輯步驟:預防、預備、響應、恢復。
七、應急預案國標?
1.修改和規(guī)范了應預案編制程序,由6條改為8條,增加了應急資源調査和桌面推演。其中桌面推演銜接了標準AQ/T9007-2019《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基本規(guī)范》。2. 將”應急能力評估”修改為“應急資源調查”。修改為“應急資源調查”,更加明確和易操作。3.細化了應急預案編制內容要求。強調應急預案編制應遵循以人為本、依法依規(guī)、符合實際、注重實效的原則,清晰界定本單位的響應分級標準,預案力求簡明化、圖表化、流程化。4.明晰了應急預案評審程序。明晰了評審準備、組織評審、修改完善的評審流程。5.在綜合應急預案中去掉“編制目的”,“風險評估結果”以附件體現(xiàn)。風險評估結果適用整個預案體系,各層級預案不必再單獨寫風險評估的內容。6.在專項應急預案要素增加“適用范圍”,去掉“事故風險分析”。增加適用范圍強調了專項應急預案必須有針對性,去掉“事故風險分析”與上述第5條理由同。7.《新導則》指出,專項應急預案與綜合應急預案中的應急組織機構、應急響應程序相近時,可不編寫專項應急預案,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并入綜合應急預案。8.在應急預案附件增加“生產經營單位概況”,“預案體系與銜接”,“風險評估結果”,強調應急預案必須兼容和銜接。并將風險評估結果直觀的寫在附件中,清晰明了。9.增加了應急資源調查報告編制大綱和風險評估報告編制大綱。增加大綱便于企業(yè)更易操作。10.強化了本標準為編制導則的屬性,關于預案管理的內容如培訓、備案、演練、定期評估、修訂等內容均交由《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處理。
八、空難應急預案?
主動理賠:獲得與本次災害事故相關客戶信息后,分理賠人員將會主動聯(lián)系客戶,幫助客戶收集理賠必須申請資料,盡快進行理賠處理。
② 無保單理賠:凡因本次事故出險的客戶申請理賠時,無法提供保單的,經客服專員在核心業(yè)務系統(tǒng)中核實確認保單信息即可,無需提供遺失聲明。
③ 取消定點醫(yī)院限制:因本次事故出險申請理賠的,可以取消所有相關險種中關于“我公司指定或認可的醫(yī)療機構”的限制。
④ 取消自費藥限制:因本次事故出險,申請醫(yī)療費用理賠時,可以取消相關險種中關于扣除自費藥品金額的限制。
⑤ 簡化理賠標準:因本次事故導致身故的,基于政府正式已公布的身故人員名單一經核實先行賠付,無需補充相關證明資料。
⑥ 簡化此次事故中意外傷殘的手續(xù):對于通過病歷等資料可明確傷情程度的,可免去鑒定機構進行傷殘鑒定,并及時給付理賠款。
⑦ 提供綠色理賠通道服務,承諾一個工作日內完成案件審理,小額(5000元以內)理賠款當天支付。
九、應急預案分類?
1.綜合應急預案,是預案體系的頂層,在一定的應急方針、政策指導下,從整體上分析一個行政轄區(qū)的危險源、應急資源、應急能力,并明確應急組織體系及相應職責,應急行動的總體思路、責任追究等。(區(qū)、街道、社區(qū))
2.專項應急預案,是針對某種具體、特定類型的緊急事件,比如防汛、危化品泄漏及其他自然災害的應急響應而制定。是在綜合預案的基礎上充分考慮了某種特定危險的特點,對應急的形式、組織機構、應急活動等進行更具體的闡述,有較強的針對性。(部門)
3.現(xiàn)場應急預案,是在專項預案基礎上,根據(jù)具體情況需要而編制,針對特定場所,通常是風險較大場所或重要防護區(qū)域所制定的預案。比如,?;肥鹿蕦m楊A案下編制的某重大危險源的場內應急預案,公共娛樂場所專項預案下編制的某娛樂場所的場內應急預案等?,F(xiàn)場應急預案有更強的針對性和對現(xiàn)場具體救援活動具有更具體的操作性。(人員密集型場所及學校)
4.單項應急預案,是針對大型公眾聚集活動和高風險的建筑施工活動而制定的臨時性應急行動方案。預案內容主要是針對活動中可能出現(xiàn)的緊急情況,預先對相應應急機構的職責、任務和預防措施做出的安排。(臨時性重大活動及四大國有企業(yè)施工現(xiàn)場)
十、應急預案法?
2013年10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以國辦發(fā)〔2013〕101號印發(fā)《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該《辦法》分總則,分類和內容,預案編制,審批、備案和公布,應急演練,評估和修訂,培訓和宣傳教育,組織保障,附則9章34條,自印發(fā)之日起施行。